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交通运输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柳州市加快打造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1-03-17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的决策部署,支持柳州市高水平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促进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起点推进产业发展

  (一)科学布局产业发展。支持柳州市发展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业,重点依托柳北区工业园区、鱼峰区工业园区、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等现有产业园,按照“一基地、多园区”的模式,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并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依托柳北区工业园区打造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户外旅游运动装备、旅游基础设施等产业;鱼峰区工业园区重点打造健康食品、休闲食品、生物医药和医疗康养辅具等大健康产业;柳东新区打造以房车、观光车、改装车为重点的旅游交通装备产业;北部生态新区依托工业设计城,重点打造以动漫产业为主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支持柳州市高标准编制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产业规划和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明确全市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整体布局,进一步优化柳州市文化旅游和工业产业结构,全面加快柳州市大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支持将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由厅市共建项目申报为省部共建项目。(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民政厅、卫生健康委,柳州市人民政府)

  二、加强企业引进培育

  (二)全力推进补链延链强链。支持柳州市突出重点招商,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吸引中小企业,逐步建成完备的产业链。支持柳州市结合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加快发展高端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引进药品、健康食品、健康日化、老年用品、游乐园设备、户外运动装备、康复辅助器具、通用航空装备等制造企业。(牵头单位: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民政厅、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柳州市人民政府)

  (三)支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柳州市不断壮大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市场主体,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并给予政策支持,自治区相关扶持政策、资金优先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倾斜。对重大招商项目,可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重点支持。(牵头单位:自治区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

  (四)鼓励企业增产增效。对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或在同行业中名列前十的柳州市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企业,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规定优先纳入广西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库,并给予一次性奖励。(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配合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

  三、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五)支持加强技术创新。支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平台落户柳州市,推动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创新驱动的产业合作新模式。支持柳州市组建广西旅游装备制造研究院,纳入自治区本级科技项目范围给予支持。鼓励和支持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优先支持基地内优势企业的研发活动,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成果转移和转化,优先按有关成果转化政策奖补效果明显、效益卓著的企事业单位。发挥标准引领作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柳州市对企业主导制定的先进标准给予相应奖励。支持柳州市筹划建设实验室,并申报国家部委、自治区重点平台。(牵头单位:自治区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

  (六)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战略,整合人才资源,吸引大批高端产业复合型人才,推动建立柳州市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专家库,支持柳州市进一步探索留人用人政策。支持柳州市高校开设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相关学科,增加相应专业,培养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相关人才。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支持企业和高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大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生产、管理、经营人员培训力度。鼓励社会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对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开展研究,大力培养一批实用性人才。(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民政厅、卫生健康委)

  四、强化用地保障

  (七)保障用地指标,拓展基地空间。持续优化现有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布局,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清单的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可依法依规调整修改规划。指导柳州市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柳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统筹保障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用地空间需求。除自治区规定的商服、商住用地须购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保障外,对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内的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其他用地,由自治区统筹保障;其他项目用地由柳州市在自治区预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保障。支持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在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牵头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柳州市人民政府)

  (八)支持试点产权式工业地产。支持柳州市在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试点开展工业地产项目的生产性用房分割办理不动产权证。允许对工业地产项目的生产性用房进行预售。允许在满足规划、安全、消防、环保等条件且不改变工业用途的前提下,对园区内生产性用房进行分割办理不动产登记。以幢、层作为最小分割单元,经所在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分割登记、分割转让的总面积不得超过地上总建筑面积的70%。试点成功后在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各产业园推广实施。(牵头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配合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五、加大企业财税金融扶持

  (九)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柳州市人民政府连续3年共安排1亿元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安排3000万元、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安排3000万元,柳州市安排4000万元),支持柳州市打造以柳北区工业园区为基础的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专项用于产业招商、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科技厅、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统筹安排专项发展资金重点向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倾斜,用于支持鱼峰区工业园区、柳东新区及其他园区的建设。自治区积极帮助柳州市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卫生健康委、投资促进局,柳州市人民政府)

  (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基地园区内制造业企业按规定享受国家和自治区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改进和完善风险评价体系,根据项目的风险和经营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支持柳州市探索开展房车租赁收入权质押业务,加快完善各项资产和权益抵质押登记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广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助企融资功能,引导优质企业线上发布融资需求,结合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企业财务特点,积极为企业提供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票据贴现、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

  六、加强宣传营销

  (十一)积极提升柳州市产品知名度。支持柳州市加强对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的宣传推广,提升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品,鼓励和支持各地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康养机构购买使用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品,通过以销促产带动产业加快发展。(牵头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民政厅,柳州市人民政府)

  (十二)支持企业多渠道开展产品推广。支持举办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博览会,加强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的互动与合作。对纳入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项目库的园区建设运营企业及入驻企业,参加境外专业展会产生的展位费用给予70%扶持(最高扶持30万元)。重点扶持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支持开展村级电商扶贫、农产品上行和“柳州三宝”(螺蛳粉、三江油茶、柳城云片糕)等旅游特色食品产业链构建项目建设。(牵头单位: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广西博览局;配合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民政厅、文化和旅游厅)

  七、强化统筹协调

  (十三)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民政厅、卫生健康委,柳州市人民政府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工作推进专班,具体负责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及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工作。(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民政厅、卫生健康委,柳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zfxxgk/zcfg/gfxwj/t7213974.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